【现象】今天,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用筷子进餐。筷子不仅是一种取食工具,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最近出版的《筷子:饮食与文化》一书中,历史学者王晴佳聚焦“筷子文化圈”,让筷子成为历史研究的主题。该书通过将饮食文化置于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东亚文化传统之中进行考察,发掘了筷子在文化传统的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读来引人入胜。
【点评】对中国人来说,筷子属于寻常日用之物,但对历史学者来说,可以从一根筷子中窥见一段历史。
“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诗词书画,也在一饮一啄、一杯一箸间。有学者根据饮食习惯,将世界文化一分为叁,即筷子文化圈、手指取食圈、刀叉取食圈,分别对应不同的文明地域。《筷子》一书致力研究的,正是筷子文化对应的儒家文化圈,也因此超越了器物层面。
研究者普遍认为,筷子起源于中国。安阳殷墟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商朝晚期和周朝的遗址中也出土了象牙和青铜制成的箸,均是明证。
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筷子深度参与其中。据《叁国志》记载,当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备震惊之下,“失匕箸”。而筷子背后的饮食文化,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发展出了一套完备的礼仪规则,约束人们用餐、用筷时要干净利落、举止优雅。比如,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便规定,“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桉。”在亚洲很多国家,筷子也被作为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寓意成双成对。
时代演进到今天,筷子依然是中国人必备的厨房用具,并且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是饮食文化之路;筷子不仅是器物,也是不同社会、风俗、族群的联结点。今天,共建“一带一路”,让不少外国友人把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的筷子装进了行李箱。在一些国家,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练习使用筷子,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一根根小小的筷子,成为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架设起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10日 05 版)
导演们大惊小怪的"骚操作"是如何影响我们观看体验的呢?在抗日剧中,八路军长官为了炫耀手榴弹的威力,引经据典地提到了手榴弹的名字和火力覆盖面积。
在这一幕中,我们很难忽视这种不合理和夸张的表达方式。
同样在抗日剧里的另一场戏,男子轻松地处理炸弹,用小刀锯开弹壳,并将炸药倒在桌子上,但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这样的描写不仅违背了常理,也无法让人完全置信。
另外,在一部言情剧中,男子竟然用筷子夹食物进女子胸口,并被吓晕鬼子的面罩戏码。
这种荒唐可笑的情节不仅让人难以理解,也让人感到非常尴尬。在另一部抗日剧中,母亲竟然插入毛巾到女儿体内,然后在女儿脸上擦拭。
这样离奇而刺激的情节,让人不禁想问,这到底是哪里来的灵感?另外,一位女子竟然一个人战胜了鬼子大部队,男子还顺便提到了武当论剑和咏春小子,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充斥着戏剧性的画面真是难以理解。
最后,在《一起来看流星雨》这部剧中,男子因为女子在天台上用MP3听歌吵到他的眼睛而抱怨,这样的逻辑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综上所述,这些"骚操作"无论是在逻辑、服装等方面都让人感到难以忍受。
对于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来说,无论是剧本、演员的表演还是导演的情感表达,都应该准备充分。
然而,虽然某些"骚操作"可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和眼球,但却不能成为吸引观众的唯一方式。
导演应该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可信度,而不是依赖这些夸张的表现手法。
毕竟,只有真实和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且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在这些"骚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对于创作的探索和尝试,但也应该认识到这种尝试的不足之处。
通过批评和反思这些情节,导演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供更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只有更加注重剧本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才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作品的质量。
在导演们探索影视剧创作的同时,观众也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些"骚操作"。
我们不能对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只凭其中的一些情节或者特效,而应该更加注重整体作品的质量和价值。
毕竟,影视艺术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故事的讲述和情感的传递来触动观众的内心,让人们在观看后产生共鸣和思考。
因此,当我们欣赏影视作品时,应该保持理性和批判的眼光,不要被某些具有特殊效果的情节所迷惑。
总结来说,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吸引力是建立在合理的剧本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之上的。
导演们应该更加注重细节和逻辑的合理性,提供更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而观众也应该以理性和批判的眼光来对待这些作品,欣赏其中的价值和深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加出色的作品。